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前段时间,用相当快的速度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看完了。原本想分别写篇读后感的,后来想想还是作罢,因为这两本书已经被太多的高手解读过,况且奥威尔的这两本著作还是写的很通俗易懂的,只要是心智还没被某些诡异国度里的诡异政党的愚民教育所蒙蔽的人,看懂个八九不离十应该问题不大,所以对书中所涉再次进行解释、解读、解构似无多大必要。 

这两本书你可以把它们当作文学作品,也可以当作政治书籍,当然更可以当作历史书来看。因为书中描写的一切,在这两本书出版后不久的中国又上演了一遍。而且,似乎,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谢幕。我只想说,奥威尔你太牛逼了,你不光是个文学家,更是个预言家。我想,中国人应该是很喜欢这两部小说的,原因——明摆着。王小波就曾这样评价《一九八四》:一九八零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以至于我总是怀疑,这两本书能够在中国出版发行,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啊,尤其是《一九八四》。   

《动物庄园》的长度、力度都不如《一九八四》,但读来起初觉得它更有意思,继而觉得它更荒谬,正因为这些荒谬的描写也更揭示一些本质的东西。在这里我不想一一对应地解释《动物庄园》里的动物和事件都影射了什么,如果你足够清醒,如果你足够了解20世纪的人类世界到底发生过哪些荒谬的事情,这些就很显而易见了。如果不是,那么你可能根本无法明白这个荒谬的童话在说什么,说不定还会以为奥威尔这神经病是来骗稿费的吧。

我在看《动物庄园》的时候,发现很多熟悉而敏感的名字都是书中描写的猪,国内国外,死的活的都有。这也就是说,历史经常会重演,而且重演的经常是悲剧。也似乎早就有奥威尔这样的人知道结局,但大家都努力做个顺民,扮演着自己的小角色,直到集体死亡。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超越时代的大人物出现,将这幕悲剧终结,然后一定时间内又变成书中描写的猪,悲剧再次鸣锣开场。

《一九八四》则是将《动物庄园》中想要表现而没有表现尽的荒谬更加细节化,比我年长15岁以上的国人看起来应该对这些细节更为熟悉吧。《一九八四》的副题是“欧洲最后一个人”,欧洲是幸运的,熬过了1984年,尤其是90年代以后,更是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前进了,短期内似乎没有出现书中描写的情景之虞。巧合的是,本人就是1984年出生的,只是不在“老大哥”和电幕的注视下而已,也不知道上天有没有给这一年出生的人什么特别的任务和启示,呵呵。

两本书中都有几句经典的话,很令人回味。比如《动物庄园》中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又比如《一九八四》中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愚昧即力量”,“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谁能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拥有这种语句的文学作品只能令我们肃然起敬。其实类似的意思在我们东方的金老先生笔下也有不同程度的展现,比如丁春秋的逍遥派、东方不败的日月神教,只是比奥威尔来得隐晦。

就像老罗(罗永浩)所说,在一个臭气熏天的屋内,大多数人是不会感觉到臭的,用斯文点的话说就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而在这种环境下仍能感觉到臭的,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我想补充一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仍能感觉到臭并努力扒开窗户让一丝清风吹进来的人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就如《一九八四》的主人公温斯顿哪怕在狱中仍然坚持人性可以克服党性,哪怕在众口一词“二加二等于五”的世界里,认为“自由即是能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那样。尽管,这样做并不容易。但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能在“没有黑暗的地方”坦然相见,我们就必须首先“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06年12月于上饶

没有评论: